> vr资源大全 > 克服对死亡的恐惧 戴上VR即可体验

克服对死亡的恐惧 戴上VR即可体验

研究人员试图利用VR克服人类对死亡的恐惧心理。实验中,他们绕过令人恐惧的濒死感受,而是让参与实验的人员体验灵魂出窍,感受死亡后灵魂脱离肉体的感觉,从而让人们更好地热爱生命。

32个女性,围坐在一个屋子内,头上戴着VR头盔。

随后,研究人员控制虚拟环境,诱导这些女性感到有球在触碰身体,这时候安装在她们肘部及膝关节的装置,真的就会振动起来。而当受试者逐渐适应后,研究人员就会将其视角由第一人称换成了第三人称,也就是受试者从第三方审视自己,就像“灵魂出窍”的人停留在空中看到自己一样。

这是西班牙巴塞罗那大学的研究人员,利用VR克服人类对死亡的恐惧心理。他们绕过令人恐惧的濒死感受,而是让参与实验的人员体验灵魂出窍,感受死亡后灵魂脱离肉体的感觉,从而减轻人们对于死亡的恐惧。

目前,这项研究成果已经在线发表在《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杂志上。

灵魂出窍降低死亡恐惧

在相关测试完成后,每位受试者都会接受问卷调查,其中有些问题就是关于她们对于死亡的恐惧的看法。研究人员报告说,这种经历显著地减低了受试者面对死亡的恐惧。

“通过虚拟现实,让人体验死亡的研究意义很大。特别是对那些有抑郁情绪,甚至患有抑郁症的人来说。”浙江大学心理与行为科学系百人计划特聘研究员李峙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在现代社会中,因压力、性格等原因产生的抑郁情绪越来越普遍地出现在人们身上,严重者会萌生自尽之心。而这些人特别需要通过了解生命而解除内心的挣扎。

“有些人在处理一些小矛盾时,很容易生出负面情绪。但实际上,大部分人都意识不到自己其实距离死亡并不远,而且那些令人想不开的琐事,都无法与生命相提并论。”李峙强调,“如果在虚拟环境中体验过死亡,他们会对生活有不同的看法。”

“但灵魂出窍的方式并不等于体验死亡。”李峙补充道,这仅仅是从第三视角看自己的活动而已,因为人在濒临死亡时的痛苦感受,是目前VR无法模拟的。

北京理工大学光电学院光电信息技术与颜色工程研究所副研究员翁冬冬也认为,现在的虚拟现实技术已经有所提升,基本可以根据需要构建场景,但还达不到完全真实的感受,“如果满分是100分,我给现在的虚拟现实还原程度打80分”。

除了死亡体验不够真实外,李峙认为,这个实验样本量偏少,主要通过量表来判断,“所以主观信息比较多,也就是说干扰实验结果的因素比较多,很难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

VR崭露头角

VR在心理学领域中占据一席之地,已经是不争的事实,特别是在治疗自闭症、抑郁症、恐高、晕动症等疾病方面。

英国伦敦大学学院(UCL)、西班牙巴塞罗那大学和英国德比大学的心理学家和计算机科学家们就曾发表了一项研究,提出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提升自我同情的心理治疗方法。在试验的过程中,受试者会化身为安抚者、被安抚者、第三人视角进行试验,研究结果显示,以从虚拟儿童的角度回溯安抚过程的女性,会变得更加懂得自我同情;同时,她们的自我批评水平也会显著降低。而以第三人称视角回溯安抚过程的女性,也会减少自我批评,但在自我同情方面却罕有提升。

还有研究人员在研究缓解焦虑症时,让受试者进入一个装有虚拟现实设备的房间里,或与虚拟人进行吃饭、聊天等交流活动,或者让受试者坐在一个很舒服的椅子上,打开设备,让患者感觉进入到一个崭新的、安详的环境中,比如海边。但如果遇到症状比较严重的患者,就需要配合心理医生的引导,从而缓解心理焦虑。

翁冬冬带领的团队也尝试着做心理学与VR相关的研究。“我们现在做的心理舒缓研究是目前VR与心理学研究领域中最安全的一部分。”去年,翁冬冬与同事们研发的VR心理舒缓仪器与神舟十二号飞船一起飞上了太空,并在太空中完成给航天员放松的任务。

临床研究暂未列入计划

当然,也正是因为虚拟仿真技术的“真实性”,让研究人员在治疗心理疾病时也变得小心翼翼。

李峙被百人计划邀请回国后,从事的也是这方面的研究。“其实,虚拟技术应用到心理学本身是大有可为的。尽管场景的构建耗时又需要资金,因为不同心理疾病的人群需要构建不同的场景,但后期维护费用和使用成本都微乎其微,只需要根据个人的需求进行微调即可。”李峙表示,一些在真实场景中无法实现的情景,在虚拟环境中都可以做到。

但实事求是地讲,国内在心理临床领域使用虚拟现实技术与国际相比还相差很远。

“现在对于VR与心理的研究多集中在科研领域。”李峙说,因为国内的临床治疗方法审批制度严格,而且一旦模拟仿真环境会对受试者产生不适,责任也难以认定,到底这种不适是由于受试者本身引起,还是因为虚拟技术诱发呢?

此外,翁冬冬也认为,国内学科间的壁垒太深,心理学与VR之间的交叉学科领域人才较少,所以国内的研究也才刚刚起步。

“更重要的是,即便是虚拟现实技术能够作为一种特效药来治疗心理疾病,但使用的时机与剂量都需要专业人员把控,不然可能会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翁冬冬建议,心理医生还需要多了解多学习VR的实际应用技术,并对治疗的时机与用法进行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