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顿是哪个民族的节日
雪顿节是藏族人民的传统节日,也是西藏地区最重要的节日之一。这个节日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最初是一个纯宗教活动,后来逐渐演变成了集宗教、文化和娱乐为一体的盛大庆典。
节日的起源
雪顿节起源于公元11世纪中叶,最初是一种纯宗教活动。根据藏传佛教的戒律,夏季(藏历四月至六月)是各种生灵最活跃的季节,僧人外出容易踩死小虫,因此禁止僧尼外出,要求他们在寺庙内静修,这段时间被称为“夏日安居”或“雅勒”。到了六月底,天气转凉,虫子等小生灵逐渐蛰伏,外出时伤害生灵的机会减少,僧人可以解除夏安居,下山活动。这时,农牧民会准备酸奶敬献给僧人,形成吃酸奶的习俗,这就是雪顿节的最早由来。
节日的发展
随着时间的推移,雪顿节的内容逐渐丰富,除了吃酸奶外,还加入了藏戏表演和其他文化活动。17世纪中叶,雪顿节的活动内容更加丰富,开始演出藏戏,并以哲蚌寺为中心开展活动,因此又称之为“哲蚌雪顿”。五世达赖罗桑嘉措从哲蚌寺移居布达拉宫后,每年藏历六月三十日在哲蚌寺举行藏戏汇演,次日则在布达拉宫演出。18世纪下半叶,罗布林卡建成,达赖喇嘛移居罗布林卡,雪顿节的活动又从布达拉宫转移到罗布林卡。
节日的庆祝活动
雪顿节期间,有多种庆祝活动,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晒佛、跳藏戏和酸奶宴。晒佛是雪顿节开幕式的重要活动,人们会在天未亮时从四面八方赶来,观看巨大的释迦牟尼佛像的展开。跳藏戏则是雪顿节期间最受欢迎的文化活动,罗布林卡的大舞台上每天都会上演精彩的藏戏表演。酸奶宴则是雪顿节的传统美食活动,各种酸奶制品是节日期间的必备佳肴。
地域分布
雪顿节不仅在西藏自治区广泛庆祝,也在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省、区的藏族聚居区庆祝。具体日期各地不尽相同,但通常在藏历二月初、四月中旬或六月中旬举行。
综上所述,雪顿节是藏族的节日,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是藏族人民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雪顿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雪顿节节日由来
雪顿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雪顿节节日由来雪顿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雪顿节是藏族人民的传统节日。 雪顿节在每年藏历六月底七月初举办,是西藏传统的节日。 在藏语中,雪是酸奶子的意思,顿是吃、宴的意思,雪顿节按藏语解释就是吃酸奶子的节日,因此又叫酸奶节。 雪顿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雪顿节是藏族人民的传统节日。 因为雪顿节期间有隆重热烈的藏戏演出和规模盛大的晒佛仪式,所以有人也称之为藏戏节、晒佛节。 1节日由来 藏戏节又名雪顿节,是西藏藏族的传统节日之一,在藏语中,雪是酸奶子的意思,顿是宴、吃的意思,雪顿节按藏语解释说是吃酸奶子节日。 每年藏历七月一日举行,为期四、五天。 雪顿是藏语译者,意思是酸奶宴,于是雪顿节便被解释为喝酸奶子的节日。 后来逐渐演变成以演藏戏为主,又称藏戏节。 按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的规定,每年藏历六月十五至三十日为禁期,大小寺庙的喇嘛不许外出,以免踩死小虫,待六月三十日解禁之后方可下山。 喇嘛下山时,农牧民拿出酸奶敬献,形成雪顿节。 后来雪顿节的活动内容逐渐演变为以藏戏会演为主,所以也有人叫它藏戏节。 这个节日不仅拉萨有,在日喀则叫色木钦波,时间要晚于拉萨,规模要小于拉萨。 雪顿节在十七世纪以前是一种纯宗教的节日活动,按藏传佛教格鲁派的规定,每年的藏历六月十五日至三十日为禁期,全藏大小寺院的僧尼不准外出活动,以免踏死小虫,他们在寺庙里要行三事:即长净,夏安居直到解制。
雪顿节是哪个民族
精选回答雪顿节是藏族人民的节日,也叫\"藏戏节\"、\"展佛节\"。\"雪顿\"意为酸奶宴。在藏语中,\"雪\"是酸奶的意思,\"顿\"是\"吃\"的意思,按藏语解释就是吃酸奶子的节日。雪顿节一般在藏历的二月初、四月中旬和六月中旬举行,具体的日期会根据各地的风俗不同而有所不同。雪顿节是拉萨人幸福的源泉,是西藏所有节日中最为隆重,规模最大的传统节日,从最开始的单纯的宗教节日,逐渐演变成为了现在的传统庆典。过好这一节日对发挥藏族保持民族文化独特性、增强民族团结和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有积极意义。
藏族雪顿节
西藏藏族的传统节日。 雪顿节最初为宗教节日,按藏传佛教的教规,每年藏历六月十五日至七月三十日为夏安居。 佛教认为此时正是各种生灵最活跃的季节,外出易伤小虫,故禁止僧尼外出,在寺内坐禅修学,接受供养。 至七月三十日,天气转凉,进入秋季,虫子等各种小生灵逐渐蛰伏起来,外出时伤害生灵的机会减少,故此解除夏安居。 七月,牛羊肥壮,奶水旺、酥油多,是奶酪最多的时候。 经过坐夏的僧人纷纷走出寺院,百姓准备酸奶进行供养,僧众可得到足够的奶酪佳宴。 这便是雪顿节的最早由来。 到17世纪中叶,\"雪顿\"活动内容更加丰富,已开始演出藏戏,并以哲蚌寺为活动中心开展活动,故又称之为\"哲蚌雪顿\",从此便形成了固定的雪顿节。 五世达赖罗桑嘉措从哲蚌寺移居布达拉宫后,每年藏历六月三十日,首先在哲蚌寺举行藏戏汇演,次日则必须赴布达拉宫演出。 18世纪下半叶罗布林卡(宝贝圆林)建成,达赖喇嘛移居罗布林卡,雪顿节的活动又从布达拉宫转移到罗布林卡。 每年藏历七月一日,由拉萨、日喀则、穷吉、雅砻、堆龙德庆、尼木等地的藏剧团,6个\"扎西雪巴\"(藏戏的一种)戏班子,一个牦牛舞班子和一个\"卓巴\"(打鼓舞队),在罗布林卡进行联合演出。 在此期间,允许拉萨市民及附近藏族群众进入罗布林卡观看藏戏演出,这便逐渐形成了一整套固定的节日仪式。 雪顿节经过了300多年的发展历史,从宗教节日演化为藏戏艺术节。
雪顿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 雪顿节是哪里的节日
导读:少数民族节日众多,在这些节日中,有那么几个名扬远外,即使不是过节的人都知道有这么一个节日。 那么,雪顿节你听说过吗?你知道雪顿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吗?想知道雪顿节是哪里的节日,就别错过万年历小编的介绍哦。 雪顿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 雪顿节是每年藏历六月底七月初,是西藏传统的节日。 雪顿节是哪里的节日 雪顿节是西藏、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省、区藏族人民的传统宗教节日,大都在藏历二月初、四月中旬或六月中旬举行,具体日期各地不尽相同。 雪顿节的来历 雪顿节起源于公元11世纪中叶,那时雪顿节是一种纯宗教活动。 民间相传,佛教的戒律有三百多条,最忌讳的是杀生害命。 由于夏季天气变暖,草木滋长,百虫惊蛰,万物复苏,其间僧人外出活动难免踩杀生命,有违不杀生之戒律。 因此,格鲁派的戒律中规定藏历四月至六月期间,喇嘛们只能在寺院待着,关门静静地修炼,称为雅勒,意即夏日安居,直到六月底方可开禁。 待到解制开禁之日,僧人纷纷出寺下山,世俗老百姓为了犒劳僧人,备酿酸奶,为他们举行郊游野宴,并在欢庆会上表演藏戏。 这就是雪顿节的由来。 雪顿节上都有哪些活动 西藏雪顿节活动1:晒佛像 这是最为重头的活动,人们在天未亮是就从四面八方赶来,为的就是参与到雪顿节开幕式的第一项活动——晒佛。 活动中,一副数百平方米的用五彩丝绸织成的巨大释迦摩尼佛像会被慢慢展开。 期间一些喇嘛鼓着腮帮吹起笨重巨大的法号,另一些喇嘛则席地而坐,虔诚祈祷,希望世间风调雨顺、人们平安快乐。 待展佛时刻一到,数十名喇嘛将丝织的强巴佛像在沉闷的法号声中迅速展开,刹那间万道霞光洒遍佛像。 围着佛像的数万群众双手合十,顶礼膜拜,同时怀着虔诚的心,默默祈祷,把洁白的哈达庄重地献给展开的佛像,好像达到了天、神、人合一的境界。 西藏雪顿节活动2:跳藏戏 如果要看藏戏,桑吉个人认为,最好的地方就是罗布林卡的大舞台上,雪顿节期间这里每天都会上演精彩的藏戏表演,从《曲杰罗桑》、《卓瓦桑姆》、《朗萨雯巴》、到《智美更丹》、《顿玉顿珠》、《白玛雯巴》……等经典的传统藏戏曲目,将让藏戏迷们大饱福。 另外,布达拉宫背后的宗角禄康公园内同样有藏戏表演,与罗布林卡内的藏戏并无二致。 并且由于草地众多,宗角禄康公园成为过林卡看藏戏的重要场所之一,相对清静的场所适合喜欢安静的人。 西藏雪顿节活动3:酸奶宴 这既然是吃酸奶子的节日,那么酸奶及酸奶相关的制成品,当然是节日期间必备的佳肴,奶片、奶糖、奶渣饼、酸奶蛋糕。 这些都是藏人们,通过自己的智慧创造出的酸奶美食。 结语:以上是万年历小编整理的雪顿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雪顿节是哪里的节日内容,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
雪顿节历史
雪顿节起源于公元11世纪中叶,那时雪顿节是一种纯宗教活动。 雪顿节历史 民间相传,佛教的戒律有三百多条,最忌讳的是杀生害命。 由于夏季天气变暖,草木滋长,百虫惊蛰,万物复苏,其间僧人外出活动难免踩杀生命,有违不杀生之戒律。 因此,格鲁派的戒律中规定藏历四月至六月期间,喇嘛们只能在寺院待着,关门静静地修炼,称为雅勒,意即夏日安居,直到六月底方可开禁。 待到解制开禁之日,僧人纷纷出寺下山,世俗老百姓为了犒劳僧人,备酿酸奶,为他们举行郊游野宴,并在欢庆会上表演藏戏。 这就是雪顿节的由来。 到17世纪下半叶和18世纪初,清朝皇帝册封了五世达赖喇嘛阿旺·罗桑嘉措和五世班禅罗桑益西,赐给金册、金印、这样西藏政教合一的制度得到加强。 据记载,参加雪顿节演出活动的是扎西雪巴、迥巴、降嘎尔、香巴、觉木隆、塔仲、伦珠岗、郎则娃、宾顿巴、若捏嘎、希荣仲孜、贡布卓巴共十二个藏戏团体。 因此这个有三百余年历史的民族传统节日,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一个藏戏节。 雪顿节藏戏渗入到雪顿节的初期,是宗教活动和文娱活动相结合的开始,但范围仍局限在寺庙内。 先是以哲蚌寺为活动中心,故人称为哲蚌雪顿节。 五世达赖从哲蚌寺移居布达拉宫后,每年六月三十日的雪顿节,也总是先在哲蚌寺内进行藏戏会演,第二天到布达拉宫为达赖演出。 十八世纪初罗布林卡建成后,成为达赖夏宫,于是雪顿节的活动又从布达拉宫移至罗布林卡内,并开始允许市民群众入园观看藏戏。 在西藏民主改革前,每年藏历六月二十九,各地藏剧团一早到布达拉宫向地方政府主管藏戏的孜洽列空报到,并进行简单的仪式表演。 然后赶到罗布林卡向达赖致意,当晚返回哲蚌寺。 第二天(六月三十日)为哲蚌雪顿节,演出一天藏戏。 七月一日,由拉萨、日喀贝、穷吉、雅隆、堆龙德庆、尼木等地的五个剧团,六个扎西雪巴戏班子,一个牦牛舞班子和一个卓巴舞即打鼓舞在罗布林卡联合演出。 七月二日至五日,再由江孜,昂仁,南木林,拉萨等四个地方剧团轮流各演一天广场戏,雪顿节五天中,噶厦政府放假,全体官员要集中到罗布林卡陪达赖看戏,每天中午噶厦设宴招待全体官员,席间要吃酸奶子。 节日期间,拉萨市附近的藏族人民三五成群,老少相携,背着各色包袱,手提青稞酒桶,涌入罗布林卡内。 节日时,除本地西藏藏戏剧团外,还有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省的藏戏剧团来到圣城拉萨切磋戏艺。 人们除了观看藏戏外,还在树荫下搭起色彩斑斓的帐篷,在地上铺上卡垫、地毯、摆上果酒,菜肴等节日食品。 有的边谈边饮,有的边舞边唱,许多文艺团体也来表演民族歌舞,以此助兴。
雪顿节
雪顿节(又名:藏戏节、展佛节)是西藏、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省、区藏族人民的民族节日,于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藏语中,\"雪\"是酸奶子的意思,\"顿\"是\"吃\"\"宴\"的意思,雪顿节按藏语解释就是吃酸奶子的节日。搜狗百科词条内容由用户共同创建和维护,不代表搜狗百科立场。如果您需要医学、法律、投资理财等专业领域的建议,我们强烈建议您独自对内容的可信性进行评估,并咨询相关专业人士。
雪顿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
雪顿节是西藏、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省区,藏族人民的传统宗教节日,大都在藏历二月初、四月中旬或六月中旬举行,具体日期各地不同。 雪顿节按藏语解释就是吃酸奶的节日,因此又叫“酸奶节”。 因为雪顿节期间有隆重热烈的藏戏演出和规模盛大的晒佛仪式,所以有人也称之为“藏戏节”、“晒佛节”。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也有数不胜数的民族节日,那雪顿节就是其中一个,你知道它是哪个民族的节日吗? 雪顿节按藏语解释就是吃酸奶的节日,因此又叫酸奶节。 因为雪顿节期间有隆重热烈的藏戏演出和规模盛大的晒佛仪式,所以有人也称之为藏戏节、晒佛节。 传统的雪顿节以展佛为序幕,以演藏戏看藏戏、群众游园为主要内容,同时还有精彩的马术表演等。 雪顿节最初只是一个纯粹的宗教节日,后逐渐演变成为传统的群众娱乐节日。
雪顿节是哪个民族
雪顿节是藏族的重要节日,是藏族文化传承绵延的具体表现形式,过好这一节日对发挥藏族保持民族文化独特性、增强民族团结和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有积极意义。 随着历史的演变,如今雪顿节已成为集传统展佛、文艺汇演、体育竞技、招商引资、经贸洽谈、商品展销、旅游休闲为一体的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盛会。 在藏语中,\"雪\"是酸奶子的意思,\"顿\"是\"宴\"、\"吃\"的意思,雪顿节按藏语解释说是吃酸奶子节日。 每年藏历七月一日举行,为期四、五天。 雪顿是藏语译者,意思是\"酸奶宴\",于是雪顿节便被解释为喝酸奶子的节日。 后来逐渐演变成以演藏戏为主,又称\"藏戏节\"。 按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的规定,每年藏历六月十五至三十日为禁期,大小寺庙的喇嘛不许外出,以免踩死小虫,待六月三十日解禁之后方可下山。 喇嘛下山时,农牧民拿出酸奶敬献,形成雪顿节。 雪顿节在17世纪以前是一种原始宗教节日活动,民间相传,由于夏季天气变暖,百虫惊蛰,万物复苏,其间僧人外出活动难免踩杀生命,有违\"不杀生\"之戒律。 因此,格鲁派的戒律中规定藏历四月至六月期间,僧人只能在寺庙念经修行,直到六月底方可开禁。 待到解制开禁之日,僧人纷纷出寺下山,世俗老百姓为了犒劳僧人,备酿酸奶,为他们举行郊游野宴,并在欢庆会上表演藏戏。 这就是雪顿节的由来。
雪顿节
大家知道2021拉萨雪顿节什么时间吗进藏必读公众号:天上西藏2021年雪顿节的开幕式在公立8月8日举行,持续一周,8月14日结束。 公立2021年8月8日为藏历六月三十,也是就雪顿节开幕式,当天将在哲蚌寺举办最浩大的展佛仪式。 雪顿节起源于公元11世纪中叶,那时雪顿节是一种纯宗教活动,现在已经逐渐演变为集展佛,藏戏,文娱,宗教相结合的民俗节日。 雪顿节期间主要活动内容:1.哲蚌寺展佛晒佛:展佛是雪顿节第一天(藏历六月三十日(2021年公历8月8日))举办的盛大仪式。 当天数以万计的国…中国探险协会会员单位专注中国西部小众旅行线路的探索发现这个月月初拉萨召开2020年中国拉萨雪顿节新闻发布会,会上详细地介绍了今年雪顿节的相关情况。 [图片]雪顿节时间为:8月19日至8月25日雪顿节主题为:欢乐雪顿,健康拉萨总体要求为:小而精、多场地、人分流、强防控主场为:罗布林卡、宗角禄康公园、白纳沟、达东村、拉鲁湿地公园、象雄美朵景区、洲际广场、建材交易中心广场等[图片]雪顿节每日安排:8月19日上午在哲蚌寺、色拉寺举行晒佛仪式8月19日-8月21日在宗角禄康公园有藏棋表演…\"雪顿\",藏文༼ཞོ་སྟོན།༽,雪༼ཞོ།༽是酸奶,顿༼སྟོན།༽指盛宴。 雪顿节是西藏、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省、区藏族人民的民族节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雪顿\"意为…雪顿节今日开幕!在神圣的雪域高原纵情狂欢~LonelyPlanet日本旅游等4个话题下的优秀答主[图片][图片][图片]每年,藏历六月二十九日至七月一日,都是雪顿节的日子。 今年阳历8月16日也就是今天,这个盛大的藏族节日就正式开始了!在西藏所有节日中,雪顿节历来很受旅行者追捧。 往年雪顿节的拥挤程度十分惊人,晒佛仪式前大批游客与当地人一起半夜摸黑上山,等待500平方米的巨幅唐卡迎着晨曦徐徐展开。 藏戏会演、过林卡、酸奶盛宴等项目一样精彩,为当地人和八方的来客献上最真挚的祝福!今天,LP就带你走进西藏这片神圣净土,一路游玩拉萨…放下昨天,珍惜今天,无悔明天。 \"雪顿\"意为酸奶宴。 在藏语中,\"雪\"是酸奶子的意思,\"顿\"是\"吃\"\"宴\"的意思,雪顿节按藏语解释就是吃酸奶子的节日。 因为雪顿节期间有藏戏演出和晒佛仪式,所以有人也称之为\"藏戏节\"\"展佛节\"。 雪顿节在17世纪以前是一种原始宗教节日活动,民间相传,由于夏季天气变暖,百虫惊蛰,万物复苏,其间僧人外出活动难免踩杀生…我的援藏小说之108:雪顿节前的酸奶宴心心念念几个月,一度以为竹篮打水的雪顿节,终于尘埃落定。 虽说只有三天,之前说是七天。 问当地同事,雪顿节是藏族非常隆重的一个传统节日。 在藏语里,雪顿节居然是酸奶宴会的意思。 嘿!有点意思。 百度得知,藏传佛教格鲁派的戒律规定藏历四月至六月间,僧人只能深居寺庙念经修行,不可外出,因为时值春夏,气候变暖,万物复苏,外出活动难免踩杀践踏生命,有违慈悲为怀的…独立人文摄影师,地球漫游者[图片]一座座红白相间的僧院、寺庙沿山势层层铺就开来,远远望去,就像一座远离尘世的佛国天堂,静静地躺在群山的怀抱。 这些白色为主的建筑群鳞次栉比,依山而建,铺满山坡,远远看上去就好像是巨大的米堆,因此得名哲蚌。 藏语全称的意思为\"吉祥积米十方尊胜州\"。 哲蚌在藏语中的意思为\"米聚\",象征着繁荣。 哲蚌寺由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的弟子降央曲吉-扎…西藏/川藏线/青海/新疆旅游咨询:asiaodyssey01西藏之所以为那么多人所向往,不仅因为这里有大气磅礴的自然景观,更因为这里独具特色的人文气息。 随着夏季的来临,西藏迎来旅游的旺季,而众多隆重、活动丰富的节日也拉开序幕。 拉萨雪顿节雪域高原信仰虔诚、节日众多,但是如果要论最隆重、规模最大、节目内容最丰富的节日,拉萨雪顿节一定位列其中。 节日期间还是观赏藏戏、体验藏族过林卡…否雨在低级趣味的泥路上越走越远2020年8月19号为藏族的雪顿节,不到五点就跟哥们到达了现场。 [图片]终于在被碰…日本旅游等4个话题下的优秀答主[图片][图片]在西藏所有节日中,雪顿节历来很受旅行者追捧。
拉萨雪顿节——赛马
8月5日上午,2024拉萨雪顿·赛马大会在拉萨市北郊赛马场开幕。本次赛马大会不仅有民族传统马术表演,还有跑马射箭、跑马拾哈达、速度赛马和走马等精彩节目,吸引了不少市民游客前来观看。拉萨雪顿节——赛马8月5日上午,2024拉萨雪顿·赛马大会在拉萨市北郊赛马场开幕。本次赛马大会不仅有民族传统马术表演,还有跑马射箭、跑马拾哈达、速度赛马和走马等精彩节目,吸引了不少市民游客前来观看。
组图:拉萨雪顿节开幕 巨幅佛像唐卡令人震撼
9月1日,数十万信教民众以及游客前往哲蚌寺朝佛。当日,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哲蚌寺举行盛大的展佛活动(即展示巨幅释迦牟尼佛像唐卡),就此拉萨一年一度的雪顿节正式拉开帷幕。拉萨雪顿节起源于公元11世纪中叶,于2006年被列入中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组图:拉萨雪顿节开幕巨幅佛像唐卡令人震撼9月1日,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哲蚌寺举行盛大的展佛活动。中新社记者李林摄
雪顿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 雪顿节都有什么传统活动
雪顿节是藏族的传统节日之一,又被称为“藏戏节”,大都在藏历二月初、四月中旬或六月中旬举行,具体日期各地不尽相同。 雪顿节是藏族的传统节日之一,又被称为藏戏节,大都在藏历二月初、四月中旬或六月中旬举行,具体日期各地不尽相同。 雪顿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 雪顿节是藏族人民的传统节日之一,用藏语解释就是吃酸奶的节日,所以又被称为酸奶节,在藏历二月初、四月中旬或六月中旬举行,具体日期各地不尽相同,为期差不多四五天的样子,期间非常的热闹,还会有隆重热烈的藏戏演出和规模盛大的晒佛仪式,所以有人也称之为藏戏节、晒佛节。 雪顿节都有什么传统活动 雪顿节在各个地区的习俗差不多都是以展佛为序幕,也有很多传统活动,主要活动有演藏戏看藏戏、群众游园,同时还有精彩的赛牦牛和马术表演等,同时期间将有拉萨国际马拉松比赛一起进行,随着历史的演变,如今雪顿节已经成为集传统展佛、文艺汇演、体育竞技、招商引资、经贸洽谈、商品展销、旅游休闲为一体的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盛会。 纪念建桥先辈和七位能歌善舞的藏戏起源的姑娘。
\"供养比丘,酸奶斋僧\"|雪顿节的\"前世今生\"
在藏语中,\"雪\"是酸奶子的意思,\"顿\"是\"吃\"\"宴\"的意思,雪顿节按藏语解释就是吃酸奶子的节日。 2006年5月,西藏自治区申报的雪顿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409年宗喀巴创立藏传佛教格鲁派,制定了严格戒律,要求所有僧尼在藏历4月至6月期间在室内安心念经修行,不得到寺庙以外活动,直到6月底到7月初方可开禁。 待到解制开禁之日,僧人纷纷出寺下山,世俗百姓要准备酸奶进行施舍,这就是\"雪顿\"的来源。 这样直到17世纪下半叶,雪顿节逐渐演变成以藏戏汇演和展佛为主、文娱与宗教相结合的重要节日,所以又被称为\"藏戏节\"、\"展佛节\"。 如此年复一年,约定俗成,俗称\"酸奶宴\",即:雪顿༼ཞོ་སྟོན།༽。 酸奶纯净洁白的特质有着精神滋养和断灭一切恶业的象征和寓意。 也有称印度僧人在雨季静修结束后有喝酸奶庆贺的习俗,这一习俗直接影响了拉萨雪顿节风俗的产生。 盛夏的布达拉宫公元1642年,甘丹颇章政权正式建立。 五世达赖喇嘛驻锡的哲蚌寺甘丹颇章宫,成了西藏地方政治、宗教和文化的中心。 在这一天,附近的藏戏队和牦牛舞演出队也便前来演出助兴和慰问。 从此,\"雪顿\"便形成了一个固定的节日,是一场因酸奶而起的物质和精神的盛大筵席。 后来,哲蚌寺展佛仪式也选择在雪顿节的第一天进行,为雪顿节拉开序幕。 在五世达赖喇嘛时期,布达拉宫才有了如今的规模。 自布达拉宫的白宫部分修建完成后,五世达赖喇嘛从哲蚌寺移居到了这座雄奇的宫堡建筑中。 这里是喜庆节日期间,专供达赖喇嘛和噶厦僧官观赏跳神、歌舞和藏戏的场所)举行。 七世达赖喇嘛执政时期,修建了罗布林卡,此后,达赖喇嘛夏天的园林生活在这里度过。 在200多年中,拉萨一度呈现出哲蚌雪顿、布达拉宫雪顿和罗布林卡雪顿共存的局面。 藏戏一度是\"主角\"从五世达赖喇嘛时期,在雪顿节这一天前往哲蚌寺表演藏戏开始,到了十三世达赖喇嘛时期,参加演出的团体已经达到了12个。 在这些团队中,就包括有代表古老藏戏流派、群众耳熟能详的来自山南琼结的\"宾顿巴\"、山南乃东县的\"扎西雪巴\"、拉萨尼木县的\"塔荣娃\"、拉萨堆龙德庆县的\"朗孜娃\"。 在旧时,每年藏历6月10日,所有12个剧团的领班必须先到管理布达拉宫的\"孜恰列空\"(布达拉宫的内务管理机构)报到,并呈上演出剧目,由\"孜恰列空\"的官员们审定后,方可排入雪顿节演出序列。 藏历6月25日,全体演出人员必须齐聚功德林寺西面的\"加让林卡\",由\"孜恰列空\"官员点名,登记造册。 藏历6月29日在布达拉宫德阳夏的\"空中戏台\"彩排,同时审查剧目,最终正式敲定演出剧目单。 藏历6月30日在哲蚌寺展佛仪式后,这些剧团在哲蚌寺以及哲蚌寺甘丹颇章里充分、酣畅地展示各自的表演技能和水平,献上一场精美的精神饕餮。 \"觉木隆\"剧团也从事着商业,在做生意的同时,以拉萨为基地,时常到印度、尼泊尔、不丹等地表演。 一时间,达官显贵、富商名贾、普通群众都在这里享受一年一度的藏戏汇演,同时与家人亲友过林卡,度过夏末最美好的时光。 富有盛名的有:曲水县协荣地方的野牦牛舞表演、贡布(今林芝)地方的羊皮腰鼓表演等。 这一天,拉萨街头最有名气的\"折嘎\"说唱艺人、矮子索朗扎西,也应召参加娱乐表演,给节日增加了更多的欢乐和吉祥。 七世达赖喇嘛时期之后,在雪顿节期间,历代达赖喇嘛都会在罗布林卡露天舞台的西侧门楼上观赏藏戏。 每年也只有在雪顿节期间的5天中,这座\"宝贝园林\",才向普通民众开放,机会非常难得。 在当时,进罗布林卡看戏本来就是一件非常神圣的事,人们都会着盛装、佩戴所能有的一切首饰,带着酸奶和其他各种食物,心怀崇敬地踏进这座\"宝贝园林\"。 欣赏藏戏和\"金面具\"奖观看戏绝无拥挤和喧哗,更不能随便起身站立。 在礼节上稍有不慎,就会被维持秩序的\"卓布甲\"(打手)用长长的竹竿,打在头上以示惩罚。 有成袋的青稞、糌粑,以及酥油和成捆的茶叶。 前来看戏的僧俗官员、商人和百姓会根据自己的能力不同,在戏剧演到预定的吉祥欢庆时刻,将哈达和钱币抛向舞台。 每个剧团有专人上台收钱,并按照剧团自己的惯例和规则,分配给每一个参与演出和为演出服务的人员。 近代曾有选出最佳表演者,并授予最高荣誉的小插曲,在雪顿节历史里留下了深刻而有趣的一笔:据说是十三世达赖喇嘛时期的某一年,给最佳男演员授予了一面饰有黄金日月图案的面具,这就是传说中的\"金面具\"奖。 并给每个剧团的戏师一个金耳环或者金耳坠,以鼓励和赞誉他们为表演做出的贡献。 其实,这种奖励若延续下来,或者重新设立,形成传统,并慢慢成为西藏藏戏艺术表演形式的最高奖项,以鼓励和更好地传承优秀民族文化,是一件好事。
雪顿节是哪族节日
雪顿节是西藏、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省、区藏族人民的传统宗教节日,大都在藏历二月初、四月中旬或六月中旬举行,具体日期各地不尽相同。
雪顿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雪顿节是什么时候
导读:中国民族节日众多,而雪顿节就是其中的一个特色节日。 那么,雪顿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雪顿节是什么时候?对西藏文化了解的人一定对雪顿节(藏戏节、展佛节)并不陌生,此节日是西藏所有节日中最为隆重、也是规模最大的一个传统节日。 请随万年历小编了解下雪顿节这个独具特色的节日吧。 藏族雪顿节 雪顿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 藏戏节又名雪顿节,是西藏藏族的传统节日之一,在藏语中,雪是酸奶子的意思,顿是宴、吃的意思,雪顿节按藏语解释说是吃酸奶子节日。 雪顿节是什么时候 每年藏历七月一日举行,为期四、五天。 雪顿节的来历 雪顿是藏语译者,意思是酸奶宴,于是雪顿节便被解释为喝酸奶子的节日。 后来逐渐演变成以演藏戏为主,又称藏戏节。 按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的规定,每年藏历六月十五至三十日为禁期,大小寺庙的喇嘛不许外出,以免踩死小虫,待六月三十日解禁之后方可下山。 喇嘛下山时,农牧民拿出酸奶敬献,形成雪顿节。 后来雪顿节的活动内容逐渐演变为以藏戏会演为主,所以也有人叫它藏戏节。 这个节日不仅拉萨有,在日喀则叫色木钦波,时间要晚于拉萨,规模要小于拉萨。 雪顿节在十七世纪以前是一种纯宗教的节日活动,按藏传佛教格鲁派的规定,每年的藏历六月十五日至三十日为禁期,全藏大小寺院的僧尼不准外出活动,以免踏死小虫,他们在寺庙里要行三事:即长净,夏安居直到解制。 到藏历七月一日开禁的日子,他们纷纷下山,这时农牧民要拿出准备好的酸奶子敬献。 这就是雪顿节的由来。 雪顿节的意义 200年来,拉萨出现了哲蚌雪顿、布达拉雪顿和罗布林卡雪顿并存的局面,其中以罗布林卡为中心。 雪顿节是藏族的重要节日,是藏族文化传承绵延的具体表现形式,过好这一节日对发挥藏族保持民族文化独特性、增强民族团结和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有积极意义。 随着历史的演变,如今雪顿节已经成为集传统展佛、文艺汇演、体育竞技、招商引资、经贸洽谈、商品展销、旅游休闲为一体的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盛会。 纪念建桥先辈和七位能歌善舞的藏戏起源的姑娘。 以上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内容雪顿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雪顿节是什么时候,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十二生肖运势 十二星座运势
雪顿节的来历及风俗习惯
雪顿节的来历及风俗习惯 雪顿节是西藏、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省、区藏族人民的民族节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雪顿节的来历及风俗习惯,供大家参考。 藏戏节又名雪顿节,是西藏藏族的传统节日之一,在藏语中,雪是酸奶的意思,顿是宴、吃的意思,雪顿节按藏语解释说是吃酸奶节日。 每年藏历七月一日举行,为期四、五天。 雪顿是藏语译者,意思是酸奶宴,于是雪顿节便被解释为喝酸奶的节日。 后来逐渐演变成以演藏戏为主,又称藏戏节。 按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的规定,每年藏历六月十五至三十日为禁期,大小寺庙的喇嘛不许外出,以免踩死小虫,待六月三十日解禁之后方可下山。 喇嘛下山时,农牧民拿出酸奶敬献,形成雪顿节。 雪顿节后来雪顿节的活动内容逐渐演变为以藏戏会演为主,所以也有人叫它藏戏节。 这个节日不仅拉萨有,在日喀则叫色木钦波,时间要晚于拉萨,规模要小于拉萨。 雪顿节在十七世纪以前是一种纯宗教的节日活动,按藏传佛教格鲁派的规定,每年的藏历六月十五日至三十日为禁期,全藏大小寺院的僧尼不准外出活动,以免踏死小虫,他们在寺庙里要行三事:即长净,夏安居直到解制。 到藏历七月一日开禁的日子,他们纷纷下山,这时农牧民要拿出准备好的酸奶敬献。 这就是雪顿节的由来。 雪顿节节日期间,拉萨市附近的藏族人民三五成群,老少相携,背着各色包袱,手提青稞酒桶,涌入罗布林卡内。 节日时,除本地西藏藏戏剧团外,还有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省的藏戏剧团来到圣城拉萨切磋戏艺。 人们除了观看藏戏外,还在树荫下搭起色彩斑斓的帐篷,在地上铺上卡垫、地毯、摆上果酒,菜肴等节日食品。 有的边谈边饮,有的边舞边唱,许多文艺团体也来表演民族歌舞,以此助兴。 商业部门把各种物资和节日食品运到罗布林卡内,摆摊设棚,供应游人。 近年来,自治区各机关,单位将大型的文艺活动,学术讨论会,经验交流会安排在雪顿节期间,使雪顿节更显得意义重大。 雪顿节是藏族文化的传承,也是藏族文化的表现形式,保护好雪顿节有着积极的意义。 传承保护 雪顿节是藏族的重要节日,是藏族文化传承绵延的具体表现形式,过好这一节日对发挥藏族保持民族文化独特性、增强民族团结和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有积极意义。 保护措施 新中国成立以后,为保护和弘扬藏戏艺术,国家和自治区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对全区藏戏艺术流派进行了全面的挖掘、抢救、普查、保护。 建立了自治区藏剧团和藏戏艺术中心,开展了民间藏戏班的重建和保护工作,恢复和创新了雪顿节藏戏汇演活动,继承和弘扬了传统八大藏戏剧目,改编和新创了一批新剧目,培养了一大批藏戏表演、创作和研究人才,出版了大量藏戏研究、保护书刊和影像成果,藏戏艺术得到了全面继承和保护。 特别是自2005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启动以后,西藏自治区将保护和传承古老的藏戏艺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断加大保护力度,使藏戏艺术获得了前所未有的保护和弘扬。 改革开放后,西藏自治区党委高度重视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保护、弘扬和发展,雪顿节于1986年4月19日经西藏自治区党委常委扩大会议研究得以恢复,同年雪顿节由西藏自治区文化局主办。
雪顿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
雪顿节叫酸奶节、藏戏节、晒佛节藏族传统节起源于公元11世纪叶每藏历六月底七月初
雪顿节的“前世今生”
雪顿节的“前世今生” 雪顿节是西藏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之一。 “雪顿节”原意为“酸奶宴”。 后来由于雪顿节活动内容逐渐演变为以藏戏会演为主,故又称其为“藏戏节”。 每年藏历七月一日开始举行,节期约为一周(5-7天)。 在17世纪以前,“雪顿”原是一种纯宗教活动。 那时按照佛教的法规戒律,夏天有几十天禁止僧人出门,要行长净、安居之事,直到解禁。 到17世纪中叶,雪顿节里增加了藏戏演出,但宗教和文娱活动的范围仍局限在寺庙内外,在拉萨主要以哲蚌寺为中心。 18世纪初,罗布林卡建成,并成为达赖夏宫,于是雪顿节的活动开始移至罗布林卡举行。 市民及周围民众也被允许入园观戏,并进而形成了一套固定的节日模式。 届时,拉萨市附近的居民,身着鲜艳的节日盛装,扶老携幼,提上酥油桶,带上酥油茶等来到罗布林卡,在繁茂的树荫下,搭起色彩斑斓的帷幕。 在花香草肥的绿茵上,铺上新卡垫、地毯,摆上果品佳肴,席地而坐,边饮边谈,载歌载舞,观看藏戏,享受节日的欢乐。 客人于是将酒三口饮完。 敬酒声、祝福声、欢笑声此起彼伏。 当晚霞染红天际时,人们带着醉意和满意的心情,踏着暮色离开罗布林卡。 如今的雪顿节内容更加丰富,气氛更加热烈。 节日期间,在藏区的另一些风景优美的地方也会同样热闹欢腾起来。 雪顿节期间各大看点 传统的雪顿节以展佛为序幕,以演藏戏,看藏戏,群众游园为主要内容,同时还有精彩的赛耗牛和马术表演等。 民间相传,由于夏季天气变暖,百虫惊蛰,万物复苏,其间僧人外出活动难免踩杀生命,有违“不杀生”之戒律。 因此,格鲁派的戒律中规定藏历四月至六月期间,僧人只能在寺庙念经修行,直到六月底方可开禁。 待到解制开禁之日,僧人纷纷出寺下山,世俗老百姓为了犒劳僧人,备酿酸奶,为他们举行郊游野宴,并在欢庆会上表演藏戏。 每年藏历六月卅日,成千上万的人涌进哲蚌寺,给五世达赖喇嘛和哲蚌寺的僧人们献酸奶,请求摩顶祝福。 布达拉宫白宫部分修成后,雪顿节活动也在布达拉宫的德阳厦举行。 后来罗布林卡成为达赖喇嘛的夏宫之后,雪顿节的主场也转移到罗布林卡。 二百年来,拉萨出现了哲蚌雪顿、布达拉雪顿和罗布林卡雪顿并存的局面,其中以罗布林卡为中心。 那一天,人们天不亮就纷纷从四面八方聚集到西藏最大的寺庙哲蚌寺所在地更乌培孜山麓,晒大佛的隆重仪式就在这里进行。 山下汇成人的山、人的海。 朝佛者、观光客几近六七万人,平日里寂静的山谷为之沸腾。 展佛的时辰将临之际,伴随着响彻山谷的法号声,近百名僧人将宛若长龙的丝织强巴佛像巨幅唐卡从哲蚌寺措钦大殿缓缓抬出,向哲蚌寺西侧的专用展佛平台上方行进。 很快,巨大的唐卡由上而下徐徐展现,人们纷纷上前竞相敬献洁白的哈达,一时间,佛像前哈达飘飞,景象颇为壮观。 这幅巨型唐卡约长宽30米,略呈正方形,中间为佛祖释迦牟尼,左手托钵,右手作降魔指地印,周围有菩萨、保护神等。 巨幅唐卡平日深藏于寺院,人们只能在一年一度的展佛节上,才有缘观瞻。 经过不到一个时辰,大佛被重新卷起,抬回到到措钦大殿敬奉,只有待到来年此日才能再次向世人展示。 紧接着,人们前往位于展佛台附近的甘丹颇章大殿前大院中,观看藏戏表演。 藏戏是中国戏曲舞台上最古老的剧种之一,渊源流长,表演风格独特。 其中最负盛名的是自治区藏剧团和来自山南、尼木、堆龙德庆等地的白面具藏戏,拉萨市雪藏戏队和来自昂仁、仁布、南木林等地的蓝面具剧团,还有次角林果谐队及曲水地方的牦牛舞、工布地方的羊皮腰鼓等等。 藏戏题材大多来自西藏的民间传说、宗教故事等,表演形式有咏唱,有道白,说唱结合。 10号楼5层1号、6号A046号(集群注册) www.minwang.com.cnAllrightsreserved
雪顿节
每年藏历六月底七月初,是西藏传统的雪顿节。 在藏语中,\"雪\"是酸奶子的意思,\"顿\"是\"吃\"、\"宴\"的意思,雪顿节按藏语解释就是吃酸奶子的节日,因此又叫\"酸奶节\"。 因为雪顿节期间有隆重热烈的藏戏演出和规模盛大的晒佛仪式,所以有人也称之为\"藏戏节\"、\"展佛节\"。 传统的雪顿节以展佛为序幕,以演藏戏看藏戏、群众游园为主要内容,同时还有精彩的赛牦牛和马术表演等。 2009年西藏拉萨雪顿节是8月20号开始,8月26号结束,同时期间将有拉萨国际马拉松比赛一起进行。 节日活动的中心在拉萨西郊的罗布林卡。 这里从前是西藏地方政教首领达赖喇嘛的夏日园林。 节日来临,罗布林卡以及周围的树林里,一夜之间便会涌现一座色彩鲜艳的帐篷城市,还形成几条热闹繁华的节日市街,几乎整个拉萨城都搬进了这片绿色天地,所有的人都在歌声舞蹈中过着野外生活,深沉热烈的歌声伴着高原特有的乐器在树影里传播,这是拉萨人最有活力的日子。 雪顿节,是西藏最隆重的节日,千千万万的佛教徒从全世界涌向拉萨,以最虔诚的心、一步一个顶礼膜拜,朝圣道至高无上的佛祖。 佛教信徒们到山上去修行,修行完毕时家里的亲人带着酸奶到山上去迎接他们,在回家的路上人们吃酸奶、跳舞、唱歌。 每年此时,西藏各地的藏戏主要流派会聚在拉萨罗布林卡连续几天进行表演和比赛,其场面热闹非凡。 最隆重的晒佛仪式、最欢腾的藏戏表演,还有赛牦牛、歌舞表演,神秘的西藏风情尽在眼下。 作为节日的序幕,哲蚌寺展佛是最令人瞩目的仪式。 哲蚌寺,是公元1416年由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创始人宗喀巴的四弟子降央曲结所建,占地25万平方米,是西藏最大的佛教寺院,建筑群分4500平方米的措钦大殿、堆松拉康三世佛殿、四大扎仓(经学院)、甘丹颇章大殿等,因其白色外墙建筑依山而建,从远处看来像很大的米堆,而米堆在藏语称作哲蚌,这就是哲蚌寺名称的由来。 藏戏演出为另一重头戏。
雪顿节是哪个民族
雪顿节是哪个民族 雪顿节是藏族人民的民族节日。 在藏语中,“雪”是酸奶的意思,“顿”是“吃”的意思,雪顿节按藏语解释就是吃酸奶子的节日。 因为雪顿节期间有藏戏演出和晒佛仪式,所以有人也称之为“藏戏节”、“展佛节”。 雪顿节在17世纪以前是一种原始宗教节日活动,民间相传,由于夏季天气变暖,百虫惊蛰,万物复苏,其间僧人外出活动难免踩杀生命,有违“不杀生”之戒律。 因此,格鲁派的戒律中规定藏历四月至六月期间,僧人只能在寺庙念经修行,直到六月底方可开禁。 待到解制开禁之日,僧人纷纷出寺下山,世俗老百姓为了犒劳僧人,备酿酸奶,为他们举行郊游野宴,并在欢庆会上表演藏戏。 这就是雪顿节的由来。 评论收起 换一换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色情低俗 0/200 10任务 50任务
拉萨雪顿节:见证传统与现代的交织
雪顿节起源于公元11世纪中叶,于2006年被列入中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2023年,拉萨雪顿节系列活动从8月16日持续至月底,市民们用热水壶盛满甜茶,带上地垫、编织布或藏毯,用竹编制品装好酸奶、小吃,到罗布林卡\"过林卡\"--园林内,既有小桥流水,也有恢宏建筑,更有持续不断的藏戏表演。 闲适的午后,曲乐悠扬,62岁的念扎和家人其乐融融地坐在树荫下\"过林卡\"。 \"以前大家只有雪顿节会出来享受林卡时光,而现在随着交通便利,能去的地方越来越多,\'过林卡\'已经成为我们度过周末的常见选择。 \"聊到\"过林卡\"的变化,念扎说,\"过去雪顿节上的酸奶都是用木碗、瓷碗盛装,现在雪顿节的酸奶有各种各样的精美包装,我们有更多选择。 \"不远处,来自济南的游客夏女士正手持相机站在观看藏戏的人群中,她是从网络直播上了解罗布林卡每天都有不同的藏戏演出。 拉萨市融媒体中心数据显示,截至17日0时,开幕式线上观看量达432.5万余人次,带\"#雪顿节\"话题的视频总播放量达4127.2万次。 越来越多的人正通过直播看到古老藏戏的艺术魅力。 来自\"藏戏之乡\"日喀则市昂仁县的强谐(地方藏戏转场时的弹唱表演)演员多布杰老人说:\"随着西藏交通便利和网络直播的普及,藏戏演出不再是只局限在闭塞村庄里的自娱自乐,而是乡与乡、市与市之间的广泛交流,藏戏正在走出去被更多观众看到。 \"今年雪顿节,广东环科院生态文明与绿色发展研究所所长张修玉第38次进藏。 在他看来,雪顿节内涵丰富,体现了生态文明理念的传承,让野生动植物得到较好的保护。 \"拉萨南北山绿化、拉萨河流域生态修复和综合治理等工程涉及的南山公园、哲蚌寺片区、拉萨河畔与雪顿节联系紧密,当地群众得以在更好的环境中过节。 17日,在2023拉萨雪顿节招商引资推介会暨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上,共达成签约项目32个、总投资130.56亿元。
雪顿节的来历及有哪些活动? 藏地阳光新闻网
每年藏历六月底七月初,是西藏传统的雪顿节。 作为一种宗教活动,雪顿节起源于17世纪前。 夏季是生灵生命最旺盛的时期,藏传佛教格鲁派始祖宗喀巴大师为僧徒们规定,夏季必须在寺内修习佛法,不能到户外活动,以免伤害生灵。 每到解禁的日子,百姓将酸奶奉送到寺院,表示慰问和祝福。 从17世纪中叶开始,西藏各地著名的藏戏团体赶到拉萨演出慰问。 从此,雪顿节演变成以哲蚌寺展佛和各地藏戏会演为主要活动内容,集宗教、文化、娱乐于一身的重要节日。 在藏语中,雪是酸奶子的意思,顿是吃、宴的意思,雪顿节按藏语解释就是吃酸奶子的节日,因此又叫酸奶节。 因为雪顿节期间有隆重热烈的藏戏演出和规模盛大的晒佛仪式,所以也称之为藏戏节、展佛节。 传统的雪顿节以展佛为序幕,以演藏戏看藏戏、群众游园为主要内容,同时还有精彩的赛牦牛和马术表演等。 节日活动的中心在拉萨西郊的罗布林卡。 这里从前是西藏地方政教首领达赖喇嘛的夏日园林。 节日来临,罗布林卡以及周围的树林里,一夜之间便会涌现一座座色彩鲜艳的帐篷,还形成几条热闹繁华的节日市街,几乎整个拉萨城都搬进了这片绿色天地,所有的人都在歌声舞蹈中过着野外生活,深沉热烈的歌声伴着高原特有的乐器在树影里传播,这是拉萨人最有活力的日子。 主办单位:中国共产党四川省委员会《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社
藏族节日:雪顿节起源(中国传统节日)
雪顿节起源于公元11世纪中叶,那时雪顿节是一种纯宗教活动。 因此,格鲁派的戒律中规定藏历四月至六...。 藏族节日:雪顿节起源(中国传统节日)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历史新知网www.lishixinzhi.com)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民间相传,佛教的戒律有三百多条,最忌讳的是...生害命。 由于夏季天气变暖,草木滋长,百虫惊蛰,万物复苏,其间僧人外出活动难免踩...生命,有违“不...生”之戒律。 因此,格鲁派的戒律中规定藏历四月至六月期间,喇嘛们只能在寺院待着,关门静静地修炼,称为“雅勒”,意即“夏日安居”,直到六月底方可开禁。 待到解制开禁之日,僧人纷纷出寺下山,世俗老百姓为了犒劳僧人,备酿酸奶,为他们举行郊游野宴,并在欢庆会上表演藏戏。 这就是雪顿节的由来。
雪顿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
雪顿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晒佛节是西藏、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省、区藏族人民的传统宗教节日,大都在藏历二月初、四月中旬或六月中旬举行,具体日期各地不尽相同。 在藏语中,雪是酸奶子的意思,顿是吃、宴的意思,雪顿节按藏语解释就是吃酸奶子的节日,因此又叫酸奶节。 因为雪顿节期间有隆重热烈的藏戏演出和规模盛大的晒佛仪式,所以有人也称之为藏戏节、晒佛节。 拓展资料:雪顿节,藏戏节又名雪顿节,是西藏藏族的传统节日之一,在藏语中,“...。 晒佛节是西藏、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省、区藏族人民的传统宗教节日,大都在藏历二月初、四月中旬或六月中旬举行,具体日期各地不尽相同。 拓展资料:雪顿节,藏戏节又名雪顿节,是西藏藏族的传统节日之一,在藏语中,“雪”是酸奶子的意思,“顿”是“宴”、“吃”的意思,雪顿节按藏语解释说是吃酸奶子节日。 每年藏历七月一日举行,为期四、五天。 雪顿是藏语译者,意思是“酸奶宴”,于是雪顿节便被解释为喝酸奶子的节日。 后来逐渐演变成以演藏戏为主,又称“藏戏节”。 按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的规定,每年藏历六月十五至三十日为禁期,大小寺庙的喇嘛不许外出,以免踩死小虫,待六月三十日解禁之后方可下山。 喇嘛下山时,农牧民拿出酸奶敬献,形成雪顿节。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词条雪顿节。
西藏雪顿节名称的由来_雪顿节是什么节日
西藏雪顿节名称来源,在藏语中,雪是酸奶的意思,顿是宴、吃的意思,因此,西藏雪顿节就是吃酸奶的节日。 在17世纪以前,雪顿节是一种纯宗教的节日活动,按藏传佛教格鲁派的规定,每年的藏历六月十五至三十日为禁期,全藏大小寺院的僧尼...。 名称来源,在藏语中,雪是酸奶的意思,顿是宴、吃的意思,因此,西藏雪顿节就是吃酸奶的节日。 在17世纪以前,雪顿节是一种纯宗教的节日活动,按藏传佛教格鲁派的规定,每年的藏历六月十五至三十日为禁期,全藏大小寺院的僧尼不准外出活动,以免踏死小虫。 到藏历七月一日开禁的时候,他们才开始下山,这时农牧民要拿出准备好的酸奶子敬献,这就是雪顿节名称来源。 雪顿节跳藏戏 这样直到17世纪下半叶,雪顿节逐渐演变成以藏戏汇演和展佛为主、文娱与宗教相结合的重要节日,所以又被称为藏戏节、展佛节。 雪顿节展佛 雪顿节这一天,哲蚌寺在寺外的山坡展出一幅高30米宽20米的丝织大佛像,当天善男信女云集,纷纷向佛像抛掷哈达,如同雪花纷飞,佛像下聚集有成千上万条哈达。
雪顿节的\"前世今生\"
喇嘛们除饱饮一顿酸奶外,还可尽情娱乐,此乃雪顿节之由来。 到17世纪中叶,雪顿节里增加了藏戏演出,但宗教和文娱活动的范围仍局限在寺庙内外,在拉萨主要以哲蚌寺为中心。 18世纪初,罗布林卡建成,并成为达赖夏宫,于是雪顿节的活动开始移至罗布林卡举行。 市民及周围民众也被允许入园观戏,并进而形成了一套固定的节日模式。 届时,拉萨市附近的居民,身着鲜艳的节日盛装,扶老携幼,提上酥油桶,带上酥油茶等来到罗布林卡,在繁茂的树荫下,搭起色彩斑斓的帷幕。 在花香草肥的绿茵上,铺上新卡垫、地毯,摆上果品佳肴,席地而坐,边饮边谈,载歌载舞,观看藏戏,享受节日的欢乐。 客人于是将酒三口饮完。 敬酒声、祝福声、欢笑声此起彼伏。 当晚霞染红天际时,人们带着醉意和满意的心情,踏着暮色离开罗布林卡。 如今的雪顿节内容更加丰富,气氛更加热烈。 节日期间,在藏区的另一些风景优美的地方也会同样热闹欢腾起来。 雪顿节期间各大看点传统的雪顿节以展佛为序幕,以演藏戏,看藏戏,群众游园为主要内容,同时还有精彩的赛耗牛和马术表演等。 民间相传,由于夏季天气变暖,百虫惊蛰,万物复苏,其间僧人外出活动难免踩杀生命,有违\"不杀生\"之戒律。 因此,格鲁派的戒律中规定藏历四月至六月期间,僧人只能在寺庙念经修行,直到六月底方可开禁。 待到解制开禁之日,僧人纷纷出寺下山,世俗老百姓为了犒劳僧人,备酿酸奶,为他们举行郊游野宴,并在欢庆会上表演藏戏。 每年藏历六月卅日,成千上万的人涌进哲蚌寺,给五世达赖喇嘛和哲蚌寺的僧人们献酸奶,请求摩顶祝福。 附近的藏剧队、野牦牛舞演出队也赶来演出,久而久之便形成固定节日\"雪顿节\"。 后来罗布林卡成为达赖喇嘛的夏宫之后,雪顿节的主场也转移到罗布林卡。 二百年来,拉萨出现了哲蚌雪顿、布达拉雪顿和罗布林卡雪顿并存的局面,其中以罗布林卡为中心。 那一天,人们天不亮就纷纷从四面八方聚集到西藏最大的寺庙哲蚌寺所在地更乌培孜山麓,晒大佛的隆重仪式就在这里进行。 山下汇成人的山、人的海。 朝佛者、观光客几近六七万人,平日里寂静的山谷为之沸腾。 展佛的时辰将临之际,伴随着响彻山谷的法号声,近百名僧人将宛若长龙的丝织强巴佛像巨幅唐卡从哲蚌寺措钦大殿缓缓抬出,向哲蚌寺西侧的专用展佛平台上方行进。 很快,巨大的唐卡由上而下徐徐展现,人们纷纷上前竞相敬献洁白的哈达,一时间,佛像前哈达飘飞,景象颇为壮观。 这幅巨型唐卡约长宽30米,略呈正方形,中间为佛祖释迦牟尼,左手托钵,右手作降魔指地印,周围有菩萨、保护神等。 巨幅唐卡平日深藏于寺院,人们只能在一年一度的展佛节上,才有缘观瞻。 经过不到一个时辰,大佛被重新卷起,抬回到到措钦大殿敬奉,只有待到来年此日才能再次向世人展示。 紧接着,人们前往位于展佛台附近的甘丹颇章大殿前大院中,观看藏戏表演。 下午,雪顿节的活动中心移至罗布林卡,中心活动是表演藏戏。 藏戏是中国戏曲舞台上最古老的剧种之一,渊源流长,表演风格独特。 其中最负盛名的是自治区藏剧团和来自山南、尼木、堆龙德庆等地的白面具藏戏,拉萨市雪藏戏队和来自昂仁、仁布、南木林等地的蓝面具剧团,还有次角林果谐队及曲水地方的牦牛舞、工布地方的羊皮腰鼓等等。
雪顿节的节日起源
雪顿节,藏戏节又名雪顿节,是西藏藏族的传统节日之一,在藏语中,“雪”是酸奶子的意思,“顿”是“宴”、“吃”的意思......
雪顿节的来历和风俗是什么?
雪顿节的来历和风俗是:是西藏传统的节日,在藏语中,雪是酸奶的意思,顿是吃,宴的意思,雪顿节按藏语解释就是吃酸奶子的节日,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