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vr资源大全 > “岂惟身上衣”的出处是哪里

“岂惟身上衣”的出处是哪里

“岂惟身上衣”的出处是哪里

“岂惟身上衣”出自宋代章甫的《题王履方画渔樵扇》。

“岂惟身上衣”全诗

《题王履方画渔樵扇》

宋代 章甫

山深多虎狼,腰斧老无力。

岂惟身上衣,浑家口中食。

水阔蛟龙怒,鱼鳖不易求。

虽无租赋迫,长有风波忧。

偶来苍江头,落日相劳苦。

斗米今几钱,粗免寒饿否。

形役乃如此,人生真可怜。

五陵美少年,宝马珊瑚鞭。

《题王履方画渔樵扇》章甫 翻译、赏析和诗意

《题王履方画渔樵扇》是宋代诗人章甫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农民渔樵的艰辛生活和社会现实,以及对贫困和不公正的思考。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山深多虎狼,腰斧老无力。

岂惟身上衣,浑家口中食。

水阔蛟龙怒,鱼鳖不易求。

虽无租赋迫,长有风波忧。

偶来苍江头,落日相劳苦。

斗米今几钱,粗免寒饿否。

形役乃如此,人生真可怜。

五陵美少年,宝马珊瑚鞭。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山深处的农民渔樵的辛勤劳动和贫困的生活状况。诗人通过描述农民的困境,抒发了对社会不公和贫困现象的思考和愤慨。他指出,农民艰辛劳作,却只能勉强维持衣食,面对着各种困难和不易满足的需求。诗人同时也表达了对自己生活困境的感叹,尽管没有租赋的压迫,但仍然面临着许多风波和忧虑。最后,诗人以五陵美少年、宝马珊瑚鞭作为对比,暗示了社会阶层的不公和人生的不平等。

赏析:

这首诗以简练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农民渔樵的辛勤劳动和贫困生活的现实。通过对比农民的艰难与社会上的富贵少年,诗人展现了社会的不公正和贫富的差距。诗中使用了许多形象生动的词语,如“山深多虎狼”、“腰斧老无力”、“水阔蛟龙怒”等,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农民的困苦和艰辛。诗人通过揭示社会现实和展现个人遭遇的不幸,表达了对社会不公和对人生命运的思考和反思。

这首诗词虽然简短,但通过生动的描写和对比,传递了深刻的社会关怀和思考。它呈现了一个真实而悲凉的画面,引发读者对社会公平和人生意义的思考。同时,诗中的形象描写和富有节奏感的语言也展示了宋代诗歌的特色,给人以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