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vr资源大全 > “群花岂无艳”的出处是哪里

“群花岂无艳”的出处是哪里

“群花岂无艳”的出处是哪里

“群花岂无艳”出自唐代李中的《题柳》。

“群花岂无艳”全诗

《题柳》

唐代 李中

折向离亭畔,春光满手生。

群花岂无艳,柔质自多情。

夹岸笼溪月,兼风撼野莺。

隋堤三月暮,飞絮想纵横。

《题柳》李中 翻译、赏析和诗意

题柳

折向离亭畔,

春光满手生。

群花岂无艳,

柔质自多情。

夹岸笼溪月,

兼风撼野莺。

隋堤三月暮,

飞絮想纵横。

中文译文:

折断垂柳移步到离亭旁,

春光洋溢在手中生芽长。

这片花丛怎会没有艳丽之色,

柳枝柔质自似多情之常。

两岸的溪水掩映着明亮的月光,

微风拂过草地那野鸟颤鸣。

隋堤上的三月日暮时分,

飞扬的絮花使我怀想翩翻。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描绘春天的景色为主题,以题柳为名,写了春天万物萌发的情景。作者以垂柳为中心,展示了春光和细腻之美。垂柳是春天的代表树木之一,它的柔软婉约,细腻柔和的触感给人以治愈的感觉,而它所折射的春光也让人感受到春天的美好。诗中还描绘了溪水中月光的映照以及微风掠过草地上野鸟的欢唱,使诗句更加生动有趣。最后,作者通过隋堤上的飞絮,引出了对回忆和遐想的表达,给整首诗以深意。

这首诗以朦胧之美来展现春天的景象,给人以柔和、舒适的感觉,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回忆的思索。整首诗抓住了春天的细腻之美,并通过细节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生活和自然的感悟。